六大高风险人群,当心非酒精性脂肪肝上门

栏目: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4-04-18
肝病是国人常见疾病,尤其近几年高热量、少运动的生活型态更是造成脂肪肝盛行率高达三成。不少人以为只要不喝酒、不吃高热量食物就不用担心脂肪肝问题,却忽略就算不喝酒,非酒精性脂肪肝依旧可能找上门!究竟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要怎么判断自己是否为高风险一族

1-24041Q60224O4.jpg

肝病是国人常见疾病,尤其近几年高热量、少运动的生活型态更是造成脂肪肝盛行率高达三成。不少人以为只要不喝酒、不吃高热量食物就不用担心脂肪肝问题,却忽略就算不喝酒,非酒精性脂肪肝依旧可能找上门!究竟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要怎么判断自己是否为高风险一族呢?

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

所谓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根据组织学或影像学的检查发现,若肝脏里面有5%以上的肝 细胞存在脂肪变性(意即细胞脂肪量占肝脏重量的5%以上),且排除药物、感染或是过量酒精等情况,才能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台湾人口中的占比算是蛮高的,根据不同的研究显示,罹患率大约在15%~45%。

1-24041Q6032A14.png

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病可分为两种: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形成脂肪肝,但肝脏没有发炎的状况。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如果肝脏细胞被破坏的情况更严重,可能就会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表示肝脏已经发炎了。如果没有妥善治疗并及时管理健康状况,那么距离「肝纤维化」(肝脏产生类似疤痕组织)就不远了,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

1-24041Q60631404.jpg

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原因

1.代谢问题

这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大原因,尤其以肥胖、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产生胰岛素阻抗的阶段)、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或三酸甘油酯过高)容易因代谢问题进一步形成脂肪肝。


2.肠道菌丛失衡

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人常摄取高油脂及高果糖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菌丛失衡,进而影响肠肝之间的循环,这些失衡的肠内菌会产生毒素,造成脂肪堆积在肝里面。


3. 蛋白质摄取不足与过量摄取碳水化合物或精制糖

当蛋白质摄取不足而碳水化合物或精制糖摄取较高时,身体会倾向节约能量,尽量将摄入的食物转变成脂肪、尤其转变成内脏脂肪囤积。于此同时,由于体内蛋白质不足,因此肝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来将吃进来的脂肪酸与蛋白质做结合,并运送至各个组织以进行利用,导致脂肪慢慢囤积在肝脏细胞中。


4. 氧化压力过大

氧化压力无所不在,辐射、空污、重金属、生活压力、过度运动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氧化压力,并产生自由基、造成发炎反应。而过量的自由基会影响肝脏代谢脂肪能力,使脂肪更易囤积。


5.遗传因素

有些人会因为基因遗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6.其他原因

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脑下垂体功能不足、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女性多囊性卵巢、缺乏运动等等

当心!这六种人是高危险群

1-24041Q60T24H.jpg

1.体重过重者

BMI大于25就要小心,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抗性,甚至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问题,造成脂肪堆积在肝细胞里面,不容易代谢出来。


2.喜欢吃甜食和高油脂食物的人

喜欢吃甜食,精致碳水和高油脂食物的人,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取不足,也容易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3.C型肝炎病人

C肝病毒容易有脂肪堆积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4.糖尿病患者

不但要担心有脂肪肝的问题,还要担心「脂肪胰」的问题,因为患者内脏器官堆积脂肪,导致功能异常。


5.部分药物使用者

例如类固醇、乳癌用药,也可能会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6.过度节食的减肥者

过度减肥时,脂肪溶解让游离脂肪酸增加、进入肝脏堆积;因此建议减重要适度,每周减少0.5~1公斤。


7.长期压力过大者 

长期压力过大者可能会导致氧化压力,并产生自由基、造成发炎反应。

定期做健康检查才能及早诊断

1-24041Q61145544.jpg

大部分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唯有靠定期抽血检查、影像学检查才有办法诊断出来。

大家都知道肝脏是沉默的器官,若肝脏开始有病症时,通常已经是很严重的程度,因此不管多么忙碌,还是要记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固定做抽血及身体健康检查,才能够早期发现问题,及早治疗,避免恶化。
尽管形成脂肪肝的原因多元,但撇除感染、药物等不可控的因素外,想避免脂肪肝形成,饮食习惯、日常作息、定期检测并于需要时适当补充营养素依旧是不二法门。

1. 摄取足量蛋白质及蔬果

(1) 摄取足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体内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素之一,因此务必依照每日身体活动量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摄取蛋白质时请注意,应于三餐中均衡摄取如黄豆、毛豆、鹰嘴豆、豆浆、鸡蛋、鱼类、鸡肉等优质蛋白质,并且避免于同餐次大量摄取,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2) 多摄取彩色蔬菜与含硫化合物的食物

抗氧化维生素如维他命C、植化素、含硫化合物等,可协助谷胱甘肽于肝脏中的解毒能力,因此建议多吃色彩缤纷的蔬菜,如彩椒、番茄、花椰菜、芦笋、洋葱、大蒜、萝卜、高丽菜,或是具有超级抗发炎的朝鲜蓟,以帮助减少身体氧化压力。

1-24041Q623323F.png

2. 适度运动

若以保养肝脏为前提,则有氧运动优于无氧运动,如快走、超慢跑、游泳、爬楼梯等都是我很推荐的有氧运动。另外提醒,体重过重或三高的民众运动时应注意勿过于激烈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而民众运动后,也应记得好好拉筋伸展与放松。

1-24041Q62404409.png

3. 定期肝脏筛检

由于脂肪肝不一定会有症状,导致不少人会因此忽视肝脏状况。建议民众应定期透过检测早期了解肝脏状况。
(1)  血液检查
包括检查血红素、白血球、血小板、肝功能指数(GOT、GPT)、空腹血糖值、糖化血色素、胆固醇、三酸甘油酯、C型肝炎病毒等。
「肝纤维化指数」(Fibrosis 4 Score,简称FIB-4)
抽血后以公式计算来分辨肝脏纤维化的情况,这4项包括透过输入年龄、GOT、GPT、血小板4个项目到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来。
(2)影像学检查
‧传统腹部超音波检查:看肝脏表面是否呈现比较白、比较亮的脂肪肝现象,并检查是否能清楚看见血管和横膈膜
‧高阶影像检查:如电脑断层、核磁共振、肝纤维化超音波扫描都可以派上用场,尤其是肝纤维化超音波扫描,可检查肝脏纤维化的分期、以及是否到达肝硬化的程度。
(3)肝穿刺切片检查
当上述检查无法测出确切结果时,可能会建议安排肝穿刺切片检查,分辨里面肝组织的情况。但因为它是侵入性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一开始不会建议这样做,只有到最后需要靠肝穿刺切片来确认发炎及疤痕之征兆的情形下才会进行。
(4) 氧化压力分析:能评估身体目前是否处于氧化压力中,或身体是否有足够的抗氧化能力能抵御自由基的伤害。
(5)抗氧化维生素、矿物质检测:评估日常饮食习惯是否有失衡的情形,也可了解抗氧化维生素营养素的使用剂量是否得宜。
(6)营养与毒性元素分析:了解体内矿物质是否平衡或是否有重金属累积状况,以利后续进行营养元素补充调整或重金属的排除。


4. 适度摄取营养素补充剂

适度补充护肝营养素补充剂,关注整体营养,也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方式。但提醒民众,补充营养素补充剂前,建议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营养师,千万勿听信网路偏方食用来路不明的药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多数器官若有异状身体都会出现异常状况示警,然而别忘了,肝脏是沉默无声却又忠实可靠的器官,因此千万要悉心保护,尤其应注重营养均衡,避免脂肪堆积影响肝脏健康!


1-24041Q62452533.png








文章来源:联安预防医学机构 杨建华医师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