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是国人常见疾病,尤其近几年高热量、少运动的生活型态更是造成脂肪肝盛行率高达三成。不少人以为只要不喝酒、不吃高热量食物就不用担心脂肪肝问题,却忽略就算不喝酒,非酒精性脂肪肝依旧可能找上门!究竟什么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要怎么判断自己是否为高风险一族呢?
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
所谓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根据组织学或影像学的检查发现,若肝脏里面有5%以上的肝 细胞存在脂肪变性(意即细胞脂肪量占肝脏重量的5%以上),且排除药物、感染或是过量酒精等情况,才能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台湾人口中的占比算是蛮高的,根据不同的研究显示,罹患率大约在15%~45%。
非酒精性的脂肪肝病可分为两种: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形成脂肪肝,但肝脏没有发炎的状况。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如果肝脏细胞被破坏的情况更严重,可能就会发展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表示肝脏已经发炎了。如果没有妥善治疗并及时管理健康状况,那么距离「肝纤维化」(肝脏产生类似疤痕组织)就不远了,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演变为肝硬化或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原因
1.代谢问题
这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大原因,尤其以肥胖、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前期产生胰岛素阻抗的阶段)、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或三酸甘油酯过高)容易因代谢问题进一步形成脂肪肝。
2.肠道菌丛失衡
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人常摄取高油脂及高果糖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肠道菌丛失衡,进而影响肠肝之间的循环,这些失衡的肠内菌会产生毒素,造成脂肪堆积在肝里面。
3. 蛋白质摄取不足与过量摄取碳水化合物或精制糖
当蛋白质摄取不足而碳水化合物或精制糖摄取较高时,身体会倾向节约能量,尽量将摄入的食物转变成脂肪、尤其转变成内脏脂肪囤积。于此同时,由于体内蛋白质不足,因此肝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来将吃进来的脂肪酸与蛋白质做结合,并运送至各个组织以进行利用,导致脂肪慢慢囤积在肝脏细胞中。
4. 氧化压力过大
氧化压力无所不在,辐射、空污、重金属、生活压力、过度运动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氧化压力,并产生自由基、造成发炎反应。而过量的自由基会影响肝脏代谢脂肪能力,使脂肪更易囤积。
5.遗传因素
有些人会因为基因遗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6.其他原因
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脑下垂体功能不足、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女性多囊性卵巢、缺乏运动等等
当心!这六种人是高危险群
1.体重过重者
BMI大于25就要小心,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抗性,甚至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问题,造成脂肪堆积在肝细胞里面,不容易代谢出来。
2.喜欢吃甜食和高油脂食物的人
喜欢吃甜食,精致碳水和高油脂食物的人,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取不足,也容易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3.C型肝炎病人
C肝病毒容易有脂肪堆积的情况,因此容易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4.糖尿病患者
不但要担心有脂肪肝的问题,还要担心「脂肪胰」的问题,因为患者内脏器官堆积脂肪,导致功能异常。
5.部分药物使用者
例如类固醇、乳癌用药,也可能会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6.过度节食的减肥者
过度减肥时,脂肪溶解让游离脂肪酸增加、进入肝脏堆积;因此建议减重要适度,每周减少0.5~1公斤。
7.长期压力过大者
长期压力过大者可能会导致氧化压力,并产生自由基、造成发炎反应。
定期做健康检查才能及早诊断
1. 摄取足量蛋白质及蔬果
(1) 摄取足量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体内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为体内三大重要营养素之一,因此务必依照每日身体活动量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摄取蛋白质时请注意,应于三餐中均衡摄取如黄豆、毛豆、鹰嘴豆、豆浆、鸡蛋、鱼类、鸡肉等优质蛋白质,并且避免于同餐次大量摄取,影响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2) 多摄取彩色蔬菜与含硫化合物的食物
抗氧化维生素如维他命C、植化素、含硫化合物等,可协助谷胱甘肽于肝脏中的解毒能力,因此建议多吃色彩缤纷的蔬菜,如彩椒、番茄、花椰菜、芦笋、洋葱、大蒜、萝卜、高丽菜,或是具有超级抗发炎的朝鲜蓟,以帮助减少身体氧化压力。
2. 适度运动
若以保养肝脏为前提,则有氧运动优于无氧运动,如快走、超慢跑、游泳、爬楼梯等都是我很推荐的有氧运动。另外提醒,体重过重或三高的民众运动时应注意勿过于激烈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而民众运动后,也应记得好好拉筋伸展与放松。
3. 定期肝脏筛检
4. 适度摄取营养素补充剂
适度补充护肝营养素补充剂,关注整体营养,也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方式。但提醒民众,补充营养素补充剂前,建议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营养师,千万勿听信网路偏方食用来路不明的药物,以免加重肝脏的负担。
多数器官若有异状身体都会出现异常状况示警,然而别忘了,肝脏是沉默无声却又忠实可靠的器官,因此千万要悉心保护,尤其应注重营养均衡,避免脂肪堆积影响肝脏健康!
文章来源:联安预防医学机构 杨建华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