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在第106届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ENDO)上,首次公布的《维生素D用于疾病预防: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新版指南肯定了维生素D用于疾病预防的骨骼外获益,并就维生素D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提出年龄分层的用量建议。
目录
1-18岁
19-49岁
50-74岁
75岁以上
妊娠期
糖尿病前期
一些国家指南(包括中国)建议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服用维生素D,特别是为了预防营养性佝偻病;因此,在本指南和相关的系统审查中,没有针对0-1岁的儿童。
包括每日摄入强化食品、含有维生素D的维生素制剂和/或每日摄入维生素D补充剂(药片或滴剂)。在实际应用中,把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后制定使用量,如地理位置(影响阳光暴露和自然维生素D合成)、季节变化、皮肤类型、饮食习惯等。
1.1-18岁(儿童及青少年)
建议儿童及青少年(1~18岁)补充维生素D,以降低营养性佝偻病和呼吸道感染风险。
临床试验:
儿童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的剂量范围为300至2000IU(7.5至50 μg)/天
估计加权平均值约为1200IU(30 μg)/天
下呼吸道感染加权平均值1473IU(37 μg)/天

指南推荐解读:儿童时期维生素D水平低的患病率很高
儿童时期维生素D水平低的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地区、季节和生活习惯等。
《中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Meta分析》中国大陆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为21.4%,且北方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患病率高于南方。
中国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 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至少10μg(400IU)/天
- 1-3岁:适宜摄入量(AI)为10μg(400IU)/天
- 4-7岁:推荐摄入量(RNI)为10μg(400IU)/天
- 11-18岁:推荐摄入量(RNI)为15μg(600IU)/天
说明:这些推荐摄入量是基于维持骨骼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2.19-49岁人群
年龄19-49岁人群,建议遵循IOM(美国医学研究院)建议的维生素D 600 IU(15µg)/天。

指南推荐解读:
19-49岁年龄段是许多慢性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发生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年龄组中,有相当大比例的成年人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
大量研究发现低25(OH)D水平与低骨密度、骨折之间存在关联。
25(OH)D水平低也与疲劳和更高的呼吸道感染风险有关,包括COVID-19。
中国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4000IU(100µg)/天说明:这些推荐摄入量是基于维持骨骼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3.50-74岁人群
IOM建议:
- 50~70岁:推荐摄入量600 IU(15µg)/天
- 71-74岁:推荐摄入量800 IU(20µg)/天
由于生物合成受损(生物合成能力下降、日晒减少)、乳制品和鱼类摄入量减少以及体重增。维生素D水平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75岁以上下降最为明显。
中国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50-74岁人群,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RNI)为600 IU(15µg)/天
说明:这些推荐摄入量是基于维持骨骼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
4.75岁以上人群
在75岁及以上人群中,建议经验性补充维生素D(膳食推荐量),有可能降低死亡风险。
临床试验中:
维生素D的剂量范围为每日400至3333 IU(10至83 μg)
估计加权平均值约为每日900 IU(23 μg)
在许多试验中,参与者被允许继续服用常规补充剂,包括每日摄入800 IU(20 μg)的维生素D。

中国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及《老年人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
75岁及以上的人群,维生素D的推荐补充剂量为600 IU(15μg)/天
说明:这一推荐量是考虑到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代谢效率降低、受体敏感性降低、个体差异增大。
5.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人群,建议经验性补充维生素D(膳食指南推荐量)

建议在妊娠期间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子痫前期、子宫内死亡、早产、小胎龄儿(SGA)出生和新生儿死亡风险。这一建议是基于对孕期健康个体进行的试验得出的证据,经验性补充维生素D可能包括每日摄入强化食品,产前维生素配方含有维生素D和/或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的剂量范围为每日600~5000 IU(15~125 μg),通常每日或每周提供。估计加权平均值约为每日2500 IU(63 μg)。指南推荐解读:
妊娠期间的营养状况在围产期健康、胎儿生长和婴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胎儿依赖于母体循环25(OH)D的整体代谢和维生素D代谢物的转移。
极低的维生素D状态(25[ OH]D < 10-12 ng/ mL [<25-30 nmol/L])与新生儿低钙血症癫痫发作、心肌病和新生儿佝偻病的风险增加相关,并伴有限制生命和最终致命的结局。
中国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妊娠期女性,维生素D的推荐补充剂量为400 IU(10 μg)/天(可在基础上根据需要增加)
6.糖尿病前期
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糖尿病进展的风险。
临床试验中
维生素D的剂量范围为每日842~7543IU(21~189 μg)。
估计加权平均值约为每日3500 IU(88 μg)。
在一些试验中,参与者被允许继续服用常规补充剂,包括每日摄入1000 IU(25 μg)的维生素D。
指南推荐解读: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影响着超过5.37亿人,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43亿,到2045年将上升到7.83亿。在临床试验中,强化生活方式注重减肥和增加体育活动,从而降低糖耐量受损的糖尿病前期成年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然而,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保持具有挑战性。

即使成功实施,剩余的风险仍然存在,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糖尿病。虽然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某些药物已被证明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糖尿病风险,但由于相关的负担和成本,糖尿病预防药物治疗没有广泛应用或普遍推荐。寻找与体重无关、易于实施和低成本的干预措施仍然是降低糖尿病风险的优先事项。在过去的十年里,一些研究报告了维生素D在减轻成人糖尿病前期患者向2型糖尿病的进展中的作用。因此,对于已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患者,除改变生活方式外,建议补充维生素D以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小结
大量研究表明,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浓度与各种常见疾病有关,包括肌肉骨骼疾病、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美国内分泌学会发布的《维生素D疾病预防的临床实践指南》并不打算取代目前的维生素D DRIs,而是旨在为在无明确维生素D治疗或检测适应症的普通人群给出合理补充维生素D的实践建议。
参考文献:Marie B. Demay,er al.Vitamin D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An Endocrine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24, 109, 1907–1947
https://doi.org/10.1210/clinem/dgae290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客服。
【推荐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