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慢性炎症是一种持续低度的炎症状态,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某些肿瘤等。
研究表明,饮食和营养因素是调节慢性炎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慢性炎症与慢病
炎症反应是机体内部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可控性自我调节的一部分,能够抵御异物入侵,并修复组织损伤。
大部分炎症反应不会严重影响整体健康状况,而当免疫失衡时,生理性炎症反应就会演变成病理性炎症,炎症急性期应答则会变成慢性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反应是一个闭合的循环回路,单诱因即可触发,并循环进行。
随循环到达机体的各个部位,诱发炎症反应,累及其他不相邻的组织和器官,如关节、支气管黏膜、胃肠道黏膜、甚至大脑。
慢性炎症反应是所有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生中心环节,包括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大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哮喘、某些肿瘤、老年痴呆、肺纤维化等。
研究表明,饮食和营养因素是调节慢性炎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慢性炎症的营养干预策略
1。饮食模式调整
饮食模式调整核心理念:
选择含糖量少的饮食;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强调摄入足量的水果、蔬菜、坚果、种子、豆类、纤维、必需脂肪酸以及营养素;
减少低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精炼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地中海膳食模式(MD):富含全谷物、新鲜水果、蔬菜、豆类和橄榄油,有助于降低慢性炎症。
DASH(终止高血压的饮食疗法)饮食:通过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供应,改善血压和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无麸质饮食:对于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可能具有积极影响。适合对麸质过敏的人群。
2.特定营养补充
维生素B族(VB1/VB2/VB6/VB12/叶酸等):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并改善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慢性炎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维生素C:降低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IL-6、TNF-α等)的水平,从而减轻慢性炎症。
维生素D:通过调节先天免疫基因,减轻与慢性疾病相关的低度炎症反应。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并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
镁:通过降低炎症标志物(如CRP、IL-6)来发挥抗炎作用。
锌: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辅因子,能够清除活性氧(ROS),减少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
硒:抗氧化作用,清除体内的活性氧(ROS),从而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这种抗氧化作用是硒在慢性炎症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础。在临床实践中,硒的补充已被证明可以改善慢性炎症患者的预后。
ω-3脂肪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调节转录因子,减少炎症反应。
益生菌:有助于肠道菌群的恢复,并重新建立肠道黏膜屏障。结构完整、功能正带的肠道黏膜屏障是降低慢性过敏和炎症性疾病发病率的关键。
3.调节免疫的天然植物化合物
身体炎症水平评估
1、类花生酸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类花生酸水平是否平衡来评估细胞的炎症状态,并了解个体的饮食结构、红肉和鱼的摄入比例。
高风险:>15
3、消化功能综合分析及肠道通透性检测
4、IgE 过敏检测
5、食物过敏/不耐受检测
食物过敏/不耐受检测可以帮助识别慢性炎症的潜在诱因,从而指导科学的饮食调整。
检测血液中有麦角蛋白相关的4种抗体水平,对诊断麸质过敏有重要意义。
7、黏膜免疫功能评估
8、炎症水平评估
通过评估身体炎症水平,分析亚健康及疾病的发展趋势,好转,稳定还是加速进展,有利于制作个性化的精准营养干预方案。
以上列举了可以评估身体炎症水平的检测项目。具体到个体的需要,要经专业人士评估后进行。
小结
营养干预在慢性炎症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况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疾病复杂性,营养干预需要科学评估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改善身体状态的目的。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