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普遍面临“隐性饥饿”——空热量过剩,但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严重不足。
即使周围有充足的食物,比如商店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到处都是餐饮店,隐性饥饿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一、隐性饥饿
隐性饥饿是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之一,是指机体由于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矿物质,或同时存在其他营养成分的过度摄入,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
中国有近 3 亿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有研究表明,大约有 70%的慢性疾病与隐性饥饿有关,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隐性饥饿”是导致中国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患者越多的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 2023 年第 76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表示,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特别是叶酸、铁、维生素 A 和锌缺乏,影响了全世界 50%的学龄前儿童(3.72 亿人)和 67%的育龄妇女(12 亿人)。
二、造成隐性饥饿的原因
1. 土地营养密度下降
现代农业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如锌、硒)流失,农作物营养价值降低。
研究发现,29种蔬菜和水果除磷以外的所有元素的浓度均有所下降,在这80年期间,总体降幅最大的是钠(52%),铁(50%),铜(49%)和镁(10%)。
国内数据:2002 年与 1963 年相比,蔬菜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大幅度下降,菠菜下降 80%,刀豆、茼蒿、油菜下降 60%,白菜下降 20%,番茄、卷心菜下降 20%。这一变化趋势是我国农业长期以数量导向、忽视营养健康要求的直接反映。
2. 过度加工食品
精制米面、速食产品等加工食品,损失了60%-80%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3. 饮食结构不均衡
高盐、高糖、高脂的“空热量”食物占比高,蔬果、粗粮摄入不足。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日均仅摄入约10种食物,远低于推荐的25种。
中国居民目前能量摄入超过需求量。
中国谷物产能大于 5.5 亿吨,按照谷物1/4 加工、损耗等去除后,还有 4.1 亿吨,人均能量供给约 3108 千卡,远大于人均需要能量2200大卡至2600大卡(实际谷物供能只需要60%左右)。
但微量营养素摄入普遍不足,有 90%以上的人群膳食钙摄入量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50%以上的人群锌摄入量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70%以上的人群没有达到维生素 C 推荐摄入量。
4. 营养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老年人消化功能衰退,导致营养吸收率降低。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衡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即使吃得多也无法有效利用。
5. 不良生活习惯
熬夜、吸烟、酗酒会破坏维生素吸收(如维生素C、B族),增加营养消耗。
6. 环境毒素与压力
污染物(如重金属)和慢性压力加剧体内营养消耗,影响吸收效率。
三、隐性饥饿的常见症状
以下是一些您应该留意的隐性饥饿的迹象和症状。它将帮助你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就着手解决问题。
这可能是"隐性饥饿"在作祟——当身体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时,就像手机开启了省电模式,看似正常运作,实则能量被悄悄透支。
不同于传统意义的饥饿,这种营养缺口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
▶ 运动后恢复缓慢,工作效率下降
这可能是"隐性饥饿"在摧毁免疫力防线——当身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锌等关键营养时,免疫系统就像缺弹药的守城士兵,让病毒细菌轻易攻破健康城门。
3、儿童身高增长迟缓
当孩子总比同龄人矮半头、说话晚半年、跑跳总落后,这可能是"隐性饥饿"在干扰成长程序!
《2023 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因长期慢性营养不良,2022 年,全球五岁以下儿童中,估计有 1.481 亿(22.3%)发育迟缓,有 4500 万(6.8%)消瘦,有 3700 万(5.6%)超重。
4、伤口愈合慢
当擦伤结痂超一周、淤青半月不散、小伤口反复红肿,这是身体发出的「修复原料短缺」警报。不是伤口不想好,而是细胞们等不到锌、VC、蛋白质这些施工材料。
5、情绪变化
如果你感觉孩子比平时更暴躁或焦虑,他们可能缺少重要的营养。如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控制情绪,缺少它们会导致情绪起伏。
四、常见的易缺乏营养素及症状
1、铁
症状:贫血、头晕、畏寒、免疫力下降。
现状:育龄女性缺铁率高达19.9%,孕期女性缺铁率高达30%(《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2、钙
症状:腿抽筋、骨质疏松。
现状:城市居民日均钙摄入量仅为推荐值的50%。
3、锌
症状:免疫力差、伤口难愈合。
现状:儿童缺锌率超30%。
4、B族维生素
症状:口腔溃疡、疲劳(B2)、失眠(B6)、代谢紊乱。
现状:精制主食导致B1、B2缺乏普遍。
5、维生素C
症状:即使你刷牙不用力,你的牙龈也可能在刷牙时流血。或者你的孩子可能更容易生病。
现状:70%以上的人群没有达到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
6、维生素D
症状:如果他们的骨骼受伤,肌肉无力,或者他们在室内晒太阳的时间比在外面晒太阳的时间长,你的孩子可能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也与情绪恶化有关。
现状:根据中国近年多项权威研究及健康调查报告,中国居民维生素D(VD)不足或缺乏的情况较为普遍,不同年龄段和人群的缺乏率存在显著差异。
7、膳食纤维
症状:便秘、肠道疾病。
现状:国人日均摄入量不足需求量的50%。
五、如何发现隐性饥饿?
1. 临床检查
血液检测:血清铁、维生素D、锌等指标。
记录饮食种类,排查是否长期偏食或依赖加工食品。
小结
隐性饥饿的本质是“营养失衡”,而非单纯吃不饱。通过均衡饮食、科学检测与主动干预,才能打破“吃饱≠吃好”的误区。
正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是健康的基石,预防胜于治疗。”从今天起,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健康的养分,而非隐形的负担。
参考文献
5. Lowe, N. M. (2021). The global challenge of hidden hunger: perspectives from the field.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80(3), 283–289.
6. Stevens, G. A., et al. (2022).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among preschool-aged children and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worldwide: a pooled analysis of individual-level data from population-representative surveys.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10(11), e1590–e1599.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