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E对PCOS的治疗有益处?

栏目:健康资讯 发布时间:2023-10-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到4%-20%的处于生育阶段的女性。仅在美国,就有6%-12%的女性(约500万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同时也是导致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所以,常常有患者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医生,我有多囊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到4%-20%的处于生育阶段的女性。仅在美国,就有6%-12%的女性(约500万女性)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同时也是导致女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所以,常常有患者担心这样一个问题:“医生,我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还能怀孕吗?”事实上,多囊并不可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会导致不孕,但并不代表绝对不能怀孕。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稀发排卵,所以30-40%的人还是可以自然怀孕,或者经过治疗绝大部分也可以怀孕。

不过,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激素紊乱和代谢失调,这会影响促排卵和受孕的成功率,怀孕后患有妊娠糖尿病及先兆子痫的风险增加,所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最好备孕前做好激素和代谢的检查评估,存在异常先进行预治疗,然后再促排卵助孕。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特征是无排卵或排卵过少、雄激素过多(如多毛症、痤疮)和卵巢多发性卵巢囊肿。通常存在胰岛素抗力和肥胖。

1-2310201G035Z2.jpg


雄激素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一种重要激素。它支持健康的骨骼,强大的记忆力,高性欲和性冲动。然而,对于患有PCOS的女性来说,过多的雄激素会使怀孕变得困难。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先兆子痫和早产的风险较高。

虽然并非所有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都会出现这些症状,但常见的PCOS症状包括:

1.月经周期不频繁、延长或不规则:PCOS患者的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由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所致。这种月经紊乱通常在围青春期发病。受累女性的月经初潮可正常或稍微延后,随后出现不规律的月经周期。另一些患者可能在最初月经周期看似规律,随后出现月经不规则伴体重增加。

2.雄激素过多:雄激素过多是PCOS的另一种典型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多毛、痤疮和男性型秃发。多毛定义为身体终毛(粗大、有颜色)过多,且呈男性化分布,常见于上唇、颏、乳头周围(乳晕周围),以及在下腹沿白线分布。根据测得的雄激素水平和所使用的技术,50%~90%的PCOS患者存在血清雄激素水平升高,临床上常检测的是血清总睾酮、雄烯二酮、脱氢表雄酮、硫酸脱氢表雄酮。目前认为,血清游离睾酮可能是检测雄激素过多性疾病更敏感的指标。

3.卵巢多囊样改变:2003年鹿特丹的PCO超声标准是单侧或双侧卵巢内卵泡≥12个,直径在2~9mm,和/或卵巢体积(长×宽×厚/2)>10ml。同时可表现为髓质回声增强。

4.代谢性疾病:大多数研究者发现,至少一半的PCOS患者存在肥胖。与正常女性相比,不论是否肥胖,大多数PCOS女性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5.其他:(1)不孕:由于排卵功能障碍使PCOS患者受孕率降低,且流产率增高,但PCOS患者的流产率是否增加或流产是否为超重的结果目前还不清楚。(2)阻塞性睡眠窒息:这种问题在PCOS患者中常见,且不能单纯用肥胖解释,胰岛素抵抗较年龄、BMI或循环睾酮水平对睡眠中呼吸困难的作用更大。(3)抑郁:PCOS患者抑郁发病率增加,且与高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有关,患者生活质量和性满意度明显下降。

维生素E对PCOS有什么益处?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克罗米芬或二甲双胍等药物进行促排卵治疗。那营养支持有助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吗?

发表在《BMC Women's Health》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E可能对PCOS患者促排卵有帮助。根据这项研究显示,接受维生素E诱导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氧化应激水平较低,所需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也较低。另一项安慰剂对照研究也表明维生素E对PCOS女性有好处,尤其是生育能力。同时还有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321名PCOS妇女接受了排卵诱导,其中105例在卵泡期服用维生素E100mg/d,106例在黄体期服用维生素E100mg/d,10例未接受维生素E治疗。结果显示,服用维生素E的患者表现出对氧化损伤的抵抗力提高以及健康的子宫内膜厚度,并减少了触发排卵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剂量。

1-2310201G234933.png

维生素E对健康的其他益处?

维生素E不仅对PCOS女性促排卵有帮助,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女性健康益处:
1.皮肤健康:皮肤维生素E缺乏与银屑病相关。维生素E可以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防止自由基的产生,帮助你拥有健康、柔软、年轻的皮肤。
专业建议:当享受户外时光时,需要保护皮肤免受导致氧化应激的自由基的伤害。可使用SPF较高的防晒产品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2.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定期服用维生素E可以保持健康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水平,这可能会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肝脏健康:一项对8项临床试验的综述表明,维生素E可以改善肝脏转移酶AST和ALT,从而使肝脏更健康。

1-2310201G4511P.png

如何使用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个由8种脂溶性维生素组成的家族,包括两个主要分支: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每一种都有四个不同的形态:α、β、δ和γ-生育酚;以及α、β、δ和γ-生育三烯酚。
根据发表在《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我们的身体更喜欢α-生育酚形式。此外,α-生育酚比家族中的其他维生素化合物具有更强的抗氧化特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健康成人的每日推荐膳食摄入量(RDA)为15mg。可选择提供高剂量的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以及这种抗氧化维生素的其他形式的维生素E产品,以获得最大的益处。
可以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在健康计划中加入维生素E。它可以很好地解决维生素E缺乏症,或支持维生素E水平,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并帮助身体对抗PCOS症状。如果正在服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剂,在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以避免疲劳、恶心、腹泻和女性出血等副作用。
当选择维生素E产品时,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原料,最好是油做的。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脂溶性维生素。
专业建议:如果想要天然来源的维生素E产品,那么请避免选择含有DL-α-生育酚的产品,因为这是维生素E的合成形式。

7种营养素可帮助治疗卵巢综合征

除了维生素E,以下营养素可能会改善PCOS症状,增加怀孕的机会。在改变饮食习惯之前,一定要和医生沟通,以避免任何副作用。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的女性患心脏病、激素失衡、代谢和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加。在一项对483名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进行的Meta分析中,服用维生素D的女性胰岛素抵抗较轻,总睾酮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较低。专业建议:享受户外时光,在膳食中添加鸡蛋和高脂肪鱼类等食物;它们是极好的维生素D来源。如果生活的地方阳光不充足,或者不喜欢吃鱼,那么可能需要在健康计划中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


1-2310201I540125.png

ω-3脂肪酸:摄入足够的ω-3脂肪酸有助于保持健康的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水平。它还有助于健康的炎症和血压,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在一项临床试验中,与ω-3含量较高的女性相比,ω-3含量较低的女性患PCOS的几率更高。

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饮食中添加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帮助改善月经周期,促进排卵,提高怀孕的机会。在一项针对10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中,与安慰剂组相比,连续24周服用NAC的女性身体成分更健康。同样,她们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比值也有所改善。同时也保持了健康的睾酮水平。

小檗碱:小檗碱支持PCOS患者健康的胰岛素抵抗。它还有助于提高卵巢Glut-4的表达,以促进更健康的排卵和提高妊娠率。在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89名服用小檗碱的PCOS患者的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和血脂水平高于安慰剂组。

益生菌:可通过使微生物组恢复平衡,益生菌有可能维持对炎症的健康反应和健康的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和雄激素平衡),以支持排卵。研究还表明,益生元和益生菌可以帮助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水平、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2310201JF34b.png

镁:如果你经历PMS症状,比如乳房胀痛、疲劳和易怒,镁可能会有所帮助。每天服用250mg镁可能有助于缓解与PMS相关的食欲、腹胀、痉挛和焦虑。镁也可以帮助保持炎症反应和血压健康。

1-2310201JHUa.png

姜黄素:它是姜黄(著名的黄金香料)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其抗炎特性而闻名。姜黄素可以帮助改善患有PCOS的女性的胰岛素抵抗。它还可能有助于降低雄激素和血糖水平,这可能有助于改善排卵和生育力。

如果患有PCOS,可以通过在饮食中加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及上面提到的营养物质)来帮助身体找到平衡,并使用枸橼酸克罗米芬或二甲双胍进行促排卵治疗。在饮食中加入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也可以帮助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改善症状。因此,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身体运动,安稳的睡眠是一个健康的准妈妈生育孩子的必要条件。


如果患有PCOS,可以通过在饮食中加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及上面提到的营养物质)来帮助身体找到平衡,并使用枸橼酸克罗米芬或二甲双胍进行促排卵治疗。在饮食中加入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也可以帮助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改善症状。因此,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身体运动,安稳的睡眠以及咨询医生是一个健康的准妈妈生育孩子的必要条件。

1-2310201Q025952.png







以上内容不用于治疗、诊断、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本文旨在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客服。